“中國戲曲節”節目冊封底刊載“文化節目組”字樣,它落實了“文化”是這連串活動的“個性”。
除了主流的京昆和本地粵劇外,主辦單位康文署“精選具藝術水平及獨特風格的地方劇種”(引節目冊“序言”)來港演出。今年精選的有浙江婺劇、河北石家莊絲弦戲、湖南湘劇和首次來港的浙江新昌調腔。我嘗試為整套節目活動算算賬,除了舞臺演出外,特備講座、藝人談、研討會之類共三十個,戲曲電影三部,展覽場地六處,主題六個,看來是廣向市民大眾推銷戲曲文化。
我放下手中戲單,買了一疊門票,每天一張一張地銷去。到了7月底,門票用光了,我滿足于個多月來豐盛的精神食糧,同時感受到中國地方戲曲活著的生態。